農本方 補中益氣湯Bu Zhong Yi Qi Tang(2008)

農本方 補中益氣湯Bu Zhong Yi Qi Tang(2008)

$436

**自取價

分享:

evoucher to purchase wheelchair

 

 

農本方 補中益氣湯Bu
Zhong Yi Qi Tang(2008)

 

【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

黃芪四錢,人參二錢七分,當歸二錢七分,白朮二錢七分,炙甘草一錢三分,陳皮一錢六分,柴胡八分,升麻八分

 

【功效】

益氣升陽舉陷,調補脾胃。

 

【主治】

1.
中氣下陷之證之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久瀉久痢。

2.
氣虛發熱證。發熱、自汗出、渴喜熱湯、少氣懶言、肢體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虛軟無力。

 

【方義】

李東垣制定此方治飲食勞倦,脾胃氣虛,內傷寒熱之證,亦是「甘溫除大熱」之創始者。方中重用黃耆,人參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白朮燥濕健脾;當歸養血補虛;陳皮理氣化滯,醒脾和胃,使補而不滯;升麻、柴胡升陽舉陷,以助參、耆,升提下陷之中氣;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脾胃。諸藥合用,使脾胃強健,中氣充足,清陽得升,氣陷得舉,則諸症漸癒。

本方治療氣虛發熱的理論依據,李東垣:「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脾胃下流之濕氣悶塞其下,致陰火上衝,作蒸蒸燥熱。」又云:「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治療這種發熱,「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辨證要點】

1.
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

2.
或時時發熱自汗。

3.
或內臟下垂。

4.
舌淡苔白。

5.
脈虛弱。

 

【加減】

1.
兼陽虛:加肉桂、附子、乾薑。

2.
納呆:加山查、雞內金。

3.
小便不利:加車前子、茯苓。

4.
久瀉不止:加訶子、烏梅。

5.
崩漏不止:加失笑散、炒地榆。

6.
經期愆後:加益母草、赤芍、丹參、紅花。

7.
頭痛:加川芎、蔓荊子。

8.
肢體疼痛:加防風、羌活。

9.
帶下多:加茯苓、車前子。

10.
頭頂痛者,加藁本、細辛以疏風止痛;

11.
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

12.
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鬱。

13.
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以增辛散之力。

 

【文獻別錄】

1.
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1:「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護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參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聖藥也。佐白朮以健脾;當歸以和血;氣亂于胸,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且以散諸甘藥之滯;胃中清氣下沉,用升麻、柴胡氣之輕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補中之劑,得發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倍,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

 

【注意禁忌】

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

 

【現代應用】

本方增強免疫力及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胃腸平滑肌的血循環,增強調節體溫的功能。用於子宮脫垂、胃下垂、內臟下垂、脫肛、疝氣、低血壓、病後調理、膀胱括約肌無力、重症肌無力、長期低熱、習慣性流產、肺結核,月經不調、便秘、頻尿、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所有圖片及數據只供參考,一切以實物為準。

【輪椅王】 3D 插圖顯示了包括醫生和護士在內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設備齊全的病房內協助坐在輪椅上的患者時展示的團隊合作精神。場景上方出現外文文字。

所有圖片及數據只供參考,一切以實物為準。

輪椅王備有不同門檻板方便使用者出入

尚有不同款式,歡迎參觀

>> Select Language <<
Scroll to Top